诗文
名句
作者
古籍
搜索
将进酒
汤显祖
重阳节
李白
唐诗三百首
九月九日
满江红
爱国诗
首页
作者
分类
名句
课本古诗
诗人合称
古籍合集
首页
>>
诗词名句大全
空山梵呗静,水月影俱沉。
出自
清代
纳兰性德
的《
水调歌头·题西山秋爽图
》
空山梵呗静,水月影俱沉。
悠然一境人外,都不许尘侵。岁晚忆曾游处,犹记半竿斜照,一抹界疏林。绝顶茅庵里,老衲正孤吟。
云中锡,溪头钓,涧边琴。此生著几两屐,谁识卧游心?准拟乘风归去,错向槐安回首,何日得投簪。布袜青鞋约,但向画图寻。
译文与注释
译文
空山梵呗,水月洞天,这世外幽静的山林,不惹一丝世俗的尘埃。还记得那夕阳西下时,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。在悬崖绝顶之上的茅草屋中,一位老和尚正在沉吟。
行走在云山之中,
垂钓
于溪头之上,弹琴于涧水边,真是快活无比。
隐居
山中,四处云游,一生又能穿破几双鞋子,而我赏画神游、的心情又有谁能理解?往日误入
仕途
,贪图富贵,如今悔恨,想要
归隐
山林,但是这一愿望要到何日才能实现呢?只希冀从这画中找寻。
注释
梵呗:指
寺庙
中诵经之声。
犹记二句:谓还记得那夕阳西下时,疏林上一抹微云的情景。界疏林,连接着稀疏的树林。
云中锡二句:谓行走在云山之中,
垂钓
于溪头之上,弹琴于涧水边,非常快活。锡,即锡飞,僧人行走。
此生二句:占
隐居
山中,四处云游,一生又能穿破几双鞋子呢?此时我赏画神游之情又有谁理解呢?几两屐,几双鞋子(指木屐,木底有齿的鞋子,古人游山多用之)。《世说新语·方正篇》:“祖士少好财,阮遥集好屐,并恒自经营,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。人有诣祖,见料视财物;或有诣阮,见自吹火蜡屐,因叹曰:‘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!’神色闲畅。于是胜负始分。”卧游,观赏山水画以代游览。
准拟三句:谓往日入仕,贪图富贵是错误的,真想
归隐
山中,但是这一愿望何日可以实现呢!准拟,打算、希望。槐安,即槐安梦、南柯梦
故事
。事见唐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。
故事
说有淳于棼者,饮酒古槐树下,醉入梦,见一城楼题大槐安国。槐安国王招其为驸马,任南柯太守三十年,享尽荣华富贵。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,南枝又有一小穴,即梦中的槐安国与南柯郡。后以此典喻
人生
如梦,富贵得失无常等。投簪,丢下固冠用的簪子,比喻弃官。
布袜青鞋:本指平民
百姓
之装束,此处借指弃官
隐居
,语出唐杜甫《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》:“青鞋布袜从此始。”
赏析
题画之作有类咏物,既要有物又要有人,人物交融,不即不离,方为佳构。本篇即可谓有如此特色的一首。此中之物是作画者所画之图,人是赏画之作者。清人将所题之画于词中作了传神的描绘,又于画景之中表达了感受和心情。上片侧重画图之景与境的描写,下片侧重观画之感受与心情的刻画。由此篇所表达的情趣来看,纳兰厌于荣华富贵的贵公子、侍从官的生涯,
向往
清心寡欲。远离尘嚣,像图画中的老僧一样去
生活
,同对也表达了所愿难以求得的矛盾与无奈的心情。
纳兰性德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
猜你喜欢
天将暮,雪乱舞,半梅花半飘柳絮。
—— 《
寿阳曲·江天暮雪
》
横笛和愁听,斜枝倚病看。
—— 《
梅花
》
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
—— 《
和子由渑池怀旧
》
诗者,吟咏情性也。
—— 《
沧浪诗话
·
-诗辩
》
柳色参差掩画楼,晓莺啼送满宫愁。
—— 《
宫怨
》
与
天气
相关的名句
月明人倚楼。
小树开朝径,长茸湿夜烟。
吴歈越吟未终曲,江上团团贴寒玉。
水风浦云生老竹,渚暝蒲帆如一幅。
离鸾别凤烟梧中,巫云蜀雨遥相通。
云根苔藓山上石,冷红泣露娇啼色。
冷翠烛,劳光彩。 西陵下,风吹雨。
端州石工巧如神,踏天磨刀割紫云。
秋野明,秋风白,塘水漻漻虫啧啧。
玉轮轧露湿团光,鸾珮相逢桂香陌。
与
月亮
相关的名句
吴丝蜀桐张高秋,空山凝云颓不流。
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?
晚秋天,一霎微雨洒庭轩。
初月未终夕,边烽不过秦。
倚杖望晴雪,溪云几万重。
蒸沙烁石燃虏云,沸浪炎波煎汉月。
弯弯月出挂城头,城头月出照凉州。
纤云四卷天无河,清风吹空月舒波。
一年明月今宵多,人生由命非由他。
临春谁更飘香屑?醉拍阑干情味切。
© Copyright 2024-2029 www.gusw.cn 版权所有
蜀ICP备2021021491号-3
邮件:46142199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