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花江之西,有村其塔木。历历双白榆,扶疏绕老屋。
遐思龆龀年,我父教我读。每书必亲钞,篇篇当削竹。
每句必口授,记诵耳须熟。朝曦连夕镫,慈训为家塾。
我母尤钟爱,时恐遭笞扑。朝送屋角东,手为栉与沐。
暮迎屋角西,食以果与肉。其时榆正新,风动钱蔌蔌。
我亦随风来,满院争相逐。有时披绿阴,嬉戏当彩服。
二老开口笑,谓我如黄犊。忽忽四十年,此景宛在目。
一身倏东西,万事同转烛。自与此庐别,迍邅泪盈掬。
我父先见背,家室几颠覆。中经庚子乱,负母窜山谷。
白头感冰霜,越岁弃我速。十年走龙沙,忽变橘中局。
世外惊沧桑,宵中泣莪蓼。游子悲故乡,归来话樵牧。
乌刺好江山,考槃水一曲。爰居避鼓钟,时向东门伏。
鱼思故池泳,乌恋旧巢宿。况此鲜民身,往训思顾复。
先庐一已荒,树老枝叶秃。頫仰万古天,长歌以当哭。
虎踞龙蟠拱上京,当年雄长此间争。狼烽已靖孤城在,乌拉犹存四部名。
断垒十重摇树色,大江三面走秋声。老来别有兴亡感,不向西风诉不平。
将军冢与故侯门,玉爵金鱼话旧恩。一自素波愁帝子,独留芳草怨王孙。
宫禾踯躅遗民泪,塞树飘蘦宿将魂。且喜白衣宣召少,此乡端合老梅村。
浣花有客圣于诗,诗律精严晚更奇。天半笙簧珠错落,酒中芒角骨嵚崎。
何尝哭笑同遗老,岂独风流是我师。颇忆子京修史地,两行红袖写乌丝。
西山青到谷为陵,谁向荒亭问废兴。半老年光秋似嫁,独来风味野于僧。
乡心满地滋鲈脍,兵气缠霄引雁绳。欲折黄花还自笑,白头傲骨两崚嶒。
风满西楼夜不扃,元龙高卧饷群经。偶携笠屐宜新雨,稳把纶竿是客星。
宛宛吟蝉双鬓雪,遥遥归鸟一天青。何当鸡黍三年约,共上龙沙万里亭。
一疏居然动九阍,河山虽改片言存。先芬远谪曾金齿,此老生还入玉门。
铜狄吟秋馀涕泪,铁函著史自朝昏。平生意气倾湖海,欲话新诗酒满樽。
散材心迹议郎名,白发青衫也自惊。卓荦幼安容片席,萧条庾信话平生。
十年燕市黄花酒,万里秦关落叶声。一样天涯感今昔,壮心直气总难平。
地接沧浪天蔚蓝,华严境界记同参。香南雪北多常句,逸响谁寻落木庵。
胸中五岳郁风雷,琐琐雕虫枉费才。解道横空盘硬语,华山云气划然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