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壑来悲风,薄莫吹急雨。冥冥揽寒色,咫尺暗山路。
茅檐两三家,曲涧萦竹坞。停车且问讯,欲止此何许。
老翁行步弱,扶杖倚门户。问我官何忙,野宿今无所。
向夜号狐狸,深林啸豺虎。甘心在择肉,闯首辄凭怒。
驾言往何之,一榻翁敢拒。延我傍中堂,慇勤慰良苦。
解衣土锉旁,支枕憩行旅。昏然饱安眼,境寂绝猜怖。
鸡声报明发,征车犯寒去。呼灯别老翁,鼻息方栩栩。
沈与求(1086—1137),宋代大臣。字必先,号龟溪,湖州德清(今属浙江)人。政和五年进士。历官明州通判、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,荆湖南路安抚使、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、吏部尚书、参知政事、明州知府、知枢密院事。著有《龟溪集》。
老去安为客,春来不著家。江湖遂良觌,身世入长嗟。
处死宁无地,谋生信有涯。分携感时节,杨柳又藏鸦。
石罅流涓涓,幽香自可怜;未经尝七碗,几失第三泉。
迹古僧铭在,源深海眼传;冷然逢夙契,欲去更流连。
圣主坐明堂,霜台振纪纲。老臣膺简命,南国倍辉光。
已觉豺狼遁,遥看凤鸟翔。离筵回首处,秋思正茫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