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>>  古诗词大全  >>  刘禹锡的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原文,译文以及赏析

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

曾随织女渡天河,记得云间第一歌。
休唱贞元供奉曲,当时朝士已无多。

译文与注释

译文

你曾经随从织女渡过天河,我记得天上云间最美妙的歌。
不要再唱贞元年间供奉皇帝的旧曲,当日朝廷上的士大夫现在已经不多。

注释

织女:即织女星。此喻指郡主。唐时,太子的女儿称郡主。天河:银河。
云间:天上,喻宫廷。第一歌:喻极美妙的歌曲
贞元:唐德宗年号。供奉曲:宫廷内演奏的歌曲
当时:一作“如今”。朝士:朝廷之士,泛称中央官员。

赏析

  此诗反映了作者追念往日的政治活动,伤叹自己老而无成的感慨。这不只是个人的遭遇,而更主要的是国家的治乱问题。因此,渗透于这首诗中的感情,主要是政治性的。

  头两句写昔写盛。天河、云间,喻帝王宫禁。织女相传是天帝的孙女,诗中以喻郡主。这位旧宫人,可能原系某郡主的侍女,在郡主出嫁之后,还曾跟着她多次出入宫禁,所以记得宫中一些最动人心弦的歌曲。而这些歌曲,则是当时唱来供奉德宗的。诗句并不直接赞赏穆氏唱得如何美妙动听,而只说所唱之歌,来之不易,只有多次随郡主入宫,才有机会学到,而所学到的,又是“第一歌”,不是一般的,则其动听悦耳自然可知。这和杜甫《江南逢李龟年》诗说李龟年的歌,只有在崔九堂前、岐王宅里才能听到,则其人之身价,其歌之名贵,无须再加形容,在艺术处理上,并无二致。

  后两句写今写衰。从德宗以后,已经换了顺宗、宪宗、穆宗、敬宗、文宗(或者还要加上武宗)等好几位皇帝,朝廷政局,变化很大。当时参加那一场短命的政治革新运动的贞元朝士,仍然还活着的,已经“无多”了。此时听到这位旧宫人唱着当时用来供奉德宗皇帝的美妙的歌,回想起在贞元二十一年(805年)那一场充满着美妙的希望但旋即幻灭的政治斗争,加上故交零落,自己衰老,真是感慨万千,所以,无论她唱得多么好,也只有祈求她不要唱了。一般人听到美妙的歌声,总希望歌手继续唱下去,而诗人却要她“休唱”。由此就可以察觉到诗人的心情激动的程度,他的心潮是起伏难平的。

创作背景

  因革新运动失败。柳、刘等八人,都被贬。十年以后,他们才被提升。刘禹锡因在召还长安后作了一篇玄都观看桃花的诗,讽刺当局,再度被贬。又过了十四年,他才被再度召还,先后在长安及洛阳任职。这首诗即作于刘禹锡飘零宦海、久经风波之后。
刘禹锡
  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
猜你喜欢

父不慈,子恶毒。热血相喷,痛拳相?。不共戴天雠,推入阿鼻狱。

此冤此恨与谁论,海月山云亦断魂。

江边秋日逢任子,大理索诗吾欲忘。为问山资何次第,
只馀丹诀转凄凉,黄金范蠡曾辞禄,白首虞翻未信方。
千古浮云共归思,晓风城郭水花香。

古寺荒烟合,巍然三殿存。回廊馀磴石,曲径满苔痕。

岁久罘罳暗,庭閒鸟雀喧。独怜车马客,一宿恋空门。

© Copyright 2024-2029 www.gusw.cn 版权所有  蜀ICP备2021021491号-3  邮件:46142199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