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文(1612---1669)字尔止,号嵞山,原名孔文,字尔识,明亡后更名一耒,别号淮西山人、明农、忍冬,安徽安庆府桐城人,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。方大铉长子。明末诸生,入清不仕,靠游食、卖卜、行医或充塾师为生,与复社、几社中人交游,以气节自励。方文之诗前期学杜,多苍老之作;后期专学白居易,明白如话,长于叙事,早年与钱澄之齐名,后与方贞观、方世举并称“桐城三诗家”,著有《嵞山集》。
东风挂席下江门,江上维舟晚渡喧。日脚乍收云外雨,潮头遥失水边村。
年来浮海心偏远,老去看山眼未昏。极目沧桑更怀古,崖山回首一销魂。
招提抱层岩,阑楯出虚迥。微微宿霭收,转见苍林静。
客子更何之,扶筇蹑云磴。
浓连水色,弄嫩晴,苒苒青遍南陌。别去王孙,愁满天涯,细雨又逢寒食。
销魂最是汀洲路,有翠袖、蘼芜同拾。记送行、此地曾经古道,尚嘶金勒。
珍重,登楼望远,乱红点缀处,还衬游屐。斗罢纤纤,小巷人归,但见烟痕狼藉。
馀香不断,斜阳瘦影,几度蝶寻蜂觅。想昼间、梦绕池塘,好试谢家吟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