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文(1612---1669)字尔止,号嵞山,原名孔文,字尔识,明亡后更名一耒,别号淮西山人、明农、忍冬,安徽安庆府桐城人,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。方大铉长子。明末诸生,入清不仕,靠游食、卖卜、行医或充塾师为生,与复社、几社中人交游,以气节自励。方文之诗前期学杜,多苍老之作;后期专学白居易,明白如话,长于叙事,早年与钱澄之齐名,后与方贞观、方世举并称“桐城三诗家”,著有《嵞山集》。
山边白云閒不扫,庙前土马荒春草。山下松花龙甲光,东风古柏吹煖香。
朝霞为裳水为佩,守庙千年老龙在。清风扫堂神暮还,山头月出溪潺潺。
鹍鸡厉其羽,玄鸟归故乡。日夕凉猋发,大火戢朱光。
阴气驯以至,草木率焜黄。九六代为穷,龙战血从横。
坚冰自有时,圣人戒履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