促路蜉蝣短,雄心日月长。玉床飘穗帐,犹自恋余香。
张羽(1333-1385)元末明初文人。字来仪,更字附凤,号静居,浔阳(今江西九江)人,后移居吴兴(今浙江湖州),与高启、杨基、徐贲称为“吴中四杰”,又与高启、王行、徐贲等十人,人称“北郭十才子”,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。官至太常丞,山水宗法米氏父子,诗作笔力雄放俊逸。张羽好著述,文辞精洁典雅,诗咏深思冶炼,朴实含华。书法纤婉有异趣,仿佛谢庄月赋。隶书效法韩择木、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,虽未精极,却能离俗而入于雅。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,笔力苍秀,品在方从义上。
不爱种松树,以我非长年。不爱种竹竿,以我无閒缘。
所爱一杯酒,吟咏诗百篇。酒能陶我性,诗能俟采官。
得达至尊听,可使黎庶欢。诗还开国初,政似结绳前。
委事一二人,削此机务烦。万一洪荒地,无人拾马鞭。
青骢嘶出岳阳城,万里风帆过洞庭。两岸晓烟应自散,满江春浪若为平。
行云有意随天白,芳草无情到处青。我有离愁千万斛,凭谁寄语入新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