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别征西幕,神闲务亦闲。此中可高卧,何必是东山。
张羽(1333-1385)元末明初文人。字来仪,更字附凤,号静居,浔阳(今江西九江)人,后移居吴兴(今浙江湖州),与高启、杨基、徐贲称为“吴中四杰”,又与高启、王行、徐贲等十人,人称“北郭十才子”,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。官至太常丞,山水宗法米氏父子,诗作笔力雄放俊逸。张羽好著述,文辞精洁典雅,诗咏深思冶炼,朴实含华。书法纤婉有异趣,仿佛谢庄月赋。隶书效法韩择木、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,虽未精极,却能离俗而入于雅。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,笔力苍秀,品在方从义上。
不用咨嗟怆别离,听吾持酒祝公词。少年得第人谁似,纯孝于亲里共推。
姓字已通得相梦,才名须结圣君知。岳情要在平生允,容驷高门自有期。
江上好山千万重,看山长踏翠芙蓉。他年解绶还乡邑,竹杖芒鞋与尔同。
南北暌违,每捧瑶篇,离怀万般。慕一生纯孝,白华怡色,廿年随宦,紫诰荣颁。
不惮勤劳,偏多疾厄,家计支持亦是艰。回头想、向平事毕,正可投闲。
顿教籍注仙班。惟诗卷、犹留天地间。别扬州明月,二分有恨,金沙碧水,一棹无还。
感逝黄门,含悲鲍妹,各向风前涕泗潜。酸心甚、数雁行寥落,馀我衰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