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侯、秦伯围郑,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。晋军函陵,秦军氾南。
佚之狐言于郑伯曰:“国危矣,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。”公从之。辞曰:“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;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。”公曰:“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过也。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!”许之。
夜缒而出,见秦伯,曰:“秦、晋围郑,郑既知亡矣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。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,焉用亡郑以陪邻?邻之厚,君之薄也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,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,君之所知也。夫晋,何厌之有?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。”秦伯说,与郑人盟。使杞子、逢孙、杨孙戍之,乃还。
子犯请击之。公曰:“不可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;失其所与,不知;以乱易整,不武。吾其还也。”亦去之。
(选自《左传》)
吴伟老死不可见,人间画史空嗟羡。吾观此卷江山图,飘然意象临虚无。
想彼濡毫拂绢素,酒酣落笔神骨露。万里青天动海岳,空堂白日流云雾。
洲倾岸侧波岭衔,岛屿倒影翻源潭。江边万舸一时发,中流飒飒开风帆。
崩涛涌浪势难久,渔子舟人各回首。去雁遥知七泽中,落花误认桃源口。
烟峰苍茫貌二叟,面发衣冠颇粗丑。石林沙草恣点染,舒卷沧洲在吾手。
忆昨弘治间,伟艺实绝伦。供奉曾逢万乘主。召邀数过诸侯门。
京师豪贵竞迎致,失意往往遭呵嗔。由来能事负性气,轗轲贫贱终其身。
呜呼吴生岂复作,身后丹青转零落。残山剩水片纸贵。
百金购之不一得。此卷流传天地间,我即见汝真颜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