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惺(1574~1624) 明代文学家。字伯敬,号退谷,湖广竟陵(今湖北天门市)人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。曾任工部主事,万历四十四年(1616)与林古度登泰山。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。不久辞官归乡,闭户读书,晚年入寺院。其为人严冷,不喜接俗客,由此得谢人事,研读史书。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《唐诗归》和《古诗归》(见《诗归》),名扬一时,形成“竟陵派”,世称“钟谭”。
仙洞云封万竹深,隔江胜地负登临。倚楼幻作蓬瀛想,一角青洲出海心。
春梦薄于酒,一醉已千秋。为花起舞回雪,花下玉尊愁。
却笑髯仙多事,赢得人间香火,歌咏又苏州。旧会几人在,残槁落沧洲。
弄腰篴,怀蜀客,被紫裘。十年墨泪,题处双塔白云留。
欲唱大江东去,又恐琵琶拨断,风月不分忧。待把寒梅荐,长啸上西楼。
溪桥纳纳马蹄轻,竹里人家犬吠声。行尽滩光溪路黑,隔林灯火夜深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