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惺(1574~1624) 明代文学家。字伯敬,号退谷,湖广竟陵(今湖北天门市)人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)进士。曾任工部主事,万历四十四年(1616)与林古度登泰山。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。不久辞官归乡,闭户读书,晚年入寺院。其为人严冷,不喜接俗客,由此得谢人事,研读史书。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《唐诗归》和《古诗归》(见《诗归》),名扬一时,形成“竟陵派”,世称“钟谭”。
豆秸灰动拥垆天,品字煨残榾柮烟。诗草病多删枕上,眼花书久废灯前。
老依萧寺僧留宿,相对蒲团夜不眠。筋力渐衰馀习在,梦中去趁暗门船。
薄醉冲寒跨驴出,霜木峥嵘村舍寂。野田无物饥鸱愁,溪路冻合凿冰汲。
新诗得意正森爽,朔云压脑转昏黑。初向驴子前头见,率然三点五点白。
不翼而飞何处来,塞空已并此身入。北极应摇斗柄注,东宿自张箕舌吸。
侧闻玄冥气不交,此时天上亦寒栗。研珠屑玉劳精神,被山冒岭费筋力。
上帝岂不乐无为,或言万姓乞膏泽。下界小臣同井蛙,仰窥妄以私意测。
道旁冻叟僵欲死,且愿被褐负暄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