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孝标(791—873年),唐代诗人,字道正,章八元之子,诗人章碣之父。李绅镇守扬州时,于宴集上,以“春雪”命题赋诗。章孝标下笔立就:“六出飞花处处飘,粘窗著砌上寒条,朱门到晚难盈尺,尽是三军喜气销。”满座皆惊服。元和十四年(819年)中进士,由长安南归,先寄友人一书,其中有:“马头渐入扬州郭,为报时人洗眼看。”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。适为李绅所见,作诗批评:“十载长安方一第,何须空腹用高心。”章孝标大惭拜谢赐教。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,试大理寺评事,终秘书省正字。有诗集一卷。韦庄编的《又玄集》录其《归海上旧居》、《长安春日》两首,称其深得诗律之精义。
有一物,黑似漆,常在面门出入。骑声盖色,妙密中险崖。
倒用逆施,险崖中妙密。三世诸佛远之愈亲,白牯狸奴得之转失。
法华不惜眉毛,为汝当阳拈出。夭夭矫矫,粼粼皴皴,将谓南山鳖鼻,却是天台楖?。
日暮停舟吊谪仙,惊人佳句古今传。诗成夺锦还羁泊,醉后沈江岂自怜。
绝壁风微云漠漠,澄潭雾散月娟娟。自从大雅收遗响,斗酒何人更百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