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中宗李显(656年-710年),原名李哲,唐朝第四位皇帝,唐高宗李治第七子,武则天第三子。683年至684年、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。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,李显被立为皇太子。弘道元年(683年)即皇帝位,武后临朝称制。光宅元年(684年),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、房州等地。圣历二年(699年)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。神龙元年(705年)复位。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,共在位五年半,公元710年去世,终年55岁,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(初谥孝和皇帝),葬于定陵。
火炽扑难灭,波颓防亦倾。镜中新白发,三物总无情。
万壑风来雨乍晴,登高一览最忪惺。西南云气来衡岳,日夜江声下洞庭。
我发实从近年白,此山犹似旧时青。读书老友今何在,古木秋深爱晚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