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亚之(781—832),字下贤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工诗善文,唐代文学家。沈亚之初至长安,曾投韩愈门下,与李贺结交,与杜牧、张祜、徐凝等友善。举不第,贺为歌以送归。元和十年(公元八一五年)第进士。泾原李汇辟掌书记,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。大和初,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,召授判官。耆贬官,亚之亦贬南康尉。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。沈亚之兼长诗、文、传奇,曾游韩愈门下,以文才为时人所重,李贺赠诗称为“吴兴才人”
姝,罗袖难胜怯自扶。熏香坐,娇极未抛书。
鸭绿少年骄不舞,大梁花石春无主。天与辽人十四州,四海九州非汉土。
汉使相看堕节毛,乌鸟黑头羝不乳。旧时别赠杨柳枝,插向云中今十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