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亚之(781—832),字下贤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工诗善文,唐代文学家。沈亚之初至长安,曾投韩愈门下,与李贺结交,与杜牧、张祜、徐凝等友善。举不第,贺为歌以送归。元和十年(公元八一五年)第进士。泾原李汇辟掌书记,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。大和初,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,召授判官。耆贬官,亚之亦贬南康尉。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。沈亚之兼长诗、文、传奇,曾游韩愈门下,以文才为时人所重,李贺赠诗称为“吴兴才人”
螺女江头春色多,孤根分瑞到南坡。当时丰度今犹在,清苦如君少奈何。
去日谷栖田,来时草履屋。岁功已告成,农事应休沐。
侵晨度陌阡,翻犁听叱犊。偶问田间人,胡为日驰逐。
答言霜降逾,播谷兼种菽。天时不可留,人工应求速。
逸居虽足思,妻子安所畜。吾侪终岁劳,有秋便云福。
我闻语未终,私心如转轴。力穑如此勤,犹恐缺饘粥。
念彼城市民,坐饱太仓粟。彼虽前生缘,酖毒已暗伏。
试看转瞬间,饥饿满沟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