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亚之(781—832),字下贤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工诗善文,唐代文学家。沈亚之初至长安,曾投韩愈门下,与李贺结交,与杜牧、张祜、徐凝等友善。举不第,贺为歌以送归。元和十年(公元八一五年)第进士。泾原李汇辟掌书记,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。大和初,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,召授判官。耆贬官,亚之亦贬南康尉。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。沈亚之兼长诗、文、传奇,曾游韩愈门下,以文才为时人所重,李贺赠诗称为“吴兴才人”
东林争敢似南皮,一月烦君两寄诗。水浸田园生计拙,尘封笔砚报书迟。
委心穷达能无事,极目云山有所思。九夏安居才及半,商量移棹待寻谁。
鸡鸣丑,一颗圆光明已久。忽然抖擞起来时,问著依前还漏逗。
还漏逗,拟欲藏身北斗前,应须合掌南辰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