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亚之(781—832),字下贤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工诗善文,唐代文学家。沈亚之初至长安,曾投韩愈门下,与李贺结交,与杜牧、张祜、徐凝等友善。举不第,贺为歌以送归。元和十年(公元八一五年)第进士。泾原李汇辟掌书记,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。大和初,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,召授判官。耆贬官,亚之亦贬南康尉。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。沈亚之兼长诗、文、传奇,曾游韩愈门下,以文才为时人所重,李贺赠诗称为“吴兴才人”
忆昔在京华,醉踏长安市。长安白面郎,快马如流水。
罗襦照暮春,斗草携佳丽。就中五侯家,云幄耀金翠。
九陌过香軿,都人拾遗珥。歌喧乐佳节,日暮多沉醉。
荣华一消歇,祸乱苍黄起。北狩随两宫,血属六万指。
征车去悠悠,河水日瀰瀰。浩歌哀江头,老泪不可止。
莫为盘飧烹不鸣,借公松石听溪声。貂蝉只是麒麟楦,寄语诸公卿自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