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亚之(781—832),字下贤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工诗善文,唐代文学家。沈亚之初至长安,曾投韩愈门下,与李贺结交,与杜牧、张祜、徐凝等友善。举不第,贺为歌以送归。元和十年(公元八一五年)第进士。泾原李汇辟掌书记,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。大和初,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,召授判官。耆贬官,亚之亦贬南康尉。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。沈亚之兼长诗、文、传奇,曾游韩愈门下,以文才为时人所重,李贺赠诗称为“吴兴才人”
晨风忽萧萧,白露一何早。嗟我思故乡,送君就长道。
骊驹在玉门,岂得长宴好。长安多贵游,冠簪杂羽葆。
子独万里行,令予结怀抱。惆怅枌榆情,临岐思如捣。
赠子玉连环,佩子金光草。离别岂不悲,荣名以为宝。
带水难同李郭舟,鹪鹩枝上总勾留。新诗似锦惟缄恨,春梦如云半结愁。
马剪焦毛嘶紫陌,鹤盘瘦影叫沧洲。天空地阔容疏放,只有吾曹气味投。
选胜圭峰去,芒鞋步步幽。云开诸壑出,瀑落众溪流。
霜菊寒堪把,乔松老未休。逢僧话半日,不负九秋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