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亚之(781—832),字下贤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工诗善文,唐代文学家。沈亚之初至长安,曾投韩愈门下,与李贺结交,与杜牧、张祜、徐凝等友善。举不第,贺为歌以送归。元和十年(公元八一五年)第进士。泾原李汇辟掌书记,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。大和初,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,召授判官。耆贬官,亚之亦贬南康尉。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。沈亚之兼长诗、文、传奇,曾游韩愈门下,以文才为时人所重,李贺赠诗称为“吴兴才人”
万卷曾看秘阁书,两骖遥驾地曹车。才通国计人俱羡,名在词林众不如。
潞水夕波国画幰,淮山春草映华裾。忘年却话论交晚,执手临岐思有馀。
庭院松风类隐居,晨昏钟梵绕精庐。自知灵运前成佛,谁笑康成后挟书。
浮世本无堪喜恨,高人未易可亲疏。情钟我辈难忘处,悟却楞伽尽扫除。
华开未觉早霜残,留伴仙人酒半阑。翡翠巢空秋浦净,落霞飞尽暮江寒。
玉真对月啼双颊,楚袖迎风舞《七盘》。持向毗耶听说法,病翁元作色空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