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亚之(781—832),字下贤,汉族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工诗善文,唐代文学家。沈亚之初至长安,曾投韩愈门下,与李贺结交,与杜牧、张祜、徐凝等友善。举不第,贺为歌以送归。元和十年(公元八一五年)第进士。泾原李汇辟掌书记,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。大和初,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,召授判官。耆贬官,亚之亦贬南康尉。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。沈亚之兼长诗、文、传奇,曾游韩愈门下,以文才为时人所重,李贺赠诗称为“吴兴才人”
尽说先生甑有尘,先生自道未为贫。请看岁晚东篱下,无数黄金与白银。
晓起凉月淡,絺衣坐肩舆。洒然尘虑豁,遂即道者庐。
萧条殿廊存,亭轩化荒墟。山门憩樵农,藓砌鹿豕趍。
霤倾有堕瓦,树伐无遗株。仙家尚消沉,况乃俗士居。
蓬莱屡清浅,此事谅弗虚。吾闻至人言,一气运化枢。
莫窥机缄微,孰外定数拘。通由饥亡命,载以贿丧躯。
荣华岂久在,役智悲群愚。
元日都门瑞气新,层层冠盖羽林军。云边鹄立千官晓,天上龙飞万国春。
宫殿日高腾紫霭,箫韶风细入青云。太平天子恩如海,亦遣椒觞到小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