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颋(670年-727年),字廷硕,京兆武功(今陕西武功)人,唐代政治家、文学家,左仆射苏瑰之子。苏颋进士出身,历任乌程尉、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、监察御史、给事中、中书舍人、太常少卿、工部侍郎、中书侍郎,袭爵许国公,后与宋璟一同拜相,担任同平章事。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,与燕国公张说齐名,并称“燕许大手笔”。他任相四年,以礼部尚书罢相,后出任益州长史。727年(开元十五年),苏颋病逝,追赠尚书右丞相,赐谥文宪。
岩中老释子,白发对青山。不作看山想,秋云时往还。
若为乘夜渡,贪涉此山川。水自三湘合,云知七泽连。
蛩声暗秋色,雁语杂寒烟。莫问黄陵庙,门前断客船。
孤山深处可忘情,羌笛何须怨未平。天下必肥应独瘦,世人皆浊忍为清。
色因淡极翻多艳,香到幽时不可名。我亦无聊思远俗,可容篱畔结深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