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明月”三句,叙秋景。“枝头香”,指桂花。此言明月照桂树,花香飘满路。词人见了眼前之景,忽然想起:如果接连刮起几天西风,那末树上的桂子将要被风吹得满地皆是。“花如雨”,指桂花落如雨点一样,此是类比。“倒映”两句,九日即景之词。言重九夜月亮像秦镜般高悬天空,秋高气爽,水边的白鹭受到月光的惊动,双双冲霄飞去。上片即景和韵。
“自倒”三句,述过节。言词人从自家菜园中倒来了比较干净、新鲜的青葱,适宜于作为重阳祭祀用的菜肴,装盆上供。词人说:只可惜已到了重阳节,我还没有搞到几盆应时的菊花啊!“帽堕”句,化用杜甫《九日蓝田崔氏庄》诗“羞将短发还吹帽,笑倩旁人为正冠”意境。两句言词人九日随俗登高,被山风吹落了帽子,他就笑着请同行佳人代他正冠。他登上高处,清歌一阕,更觉得碧天高远而空旷,但他希望,歌声不要随着秋声的离去而随之消失。此祝辞也。“清歌莫送秋声去”,是词人的衷心希望,因为秋天是万物收获的佳节,所以他不希望匆匆送走“秋声”。下片词人着重阐发自己对“秋声”的感受。
当年是你,兜揽下、个侬来此。更不与,分明道止,竟如何安置。
但随流,荡漾云痕,归鸿水底成人字。便俐齿嚼空,金睛出火,都则不关渠事。
但惜取刹那顷,忍不得、秋瓜藤坠。逗杀人,为霜禁冷,为风禁泪,镇柳丝、轻摆摇春水。
到历头垂杪,半酣不睬难驱使。无端薄倖,付与乌鸢蝼蚁。
雅歌堂下新堤路。柳外行人相语。碧藕开花,金桃结子,三见使君初度。
楼台北渚。似画出西湖,水云深处。彩鹢双飞,水亭开宴近重午。
溪蒲堪荐绿醑。幔亭何惜,为曾孙留住。碧水吟哦,沧洲梦想,未放舟横野渡。
维申及甫。正夹辅中兴,擎天作柱。愿祝嵩高,岁添长命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