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日都门飐旆旌,晚风铙吹入三城。知公再为苍生起,不是寻常刺史行。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
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旷世箕裘绿再延,一丘一壑倍缠绵。读书已满五千卷,游宦无过二十年。
劫后沧桑凉似梦,望中池馆逸于仙。弓河地上重栽树,桃李阴阴起暮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