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日邀相见,过门又不逢。贪随看花伴,应笑我龙钟。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
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看桃临水寺,幽会得文襟。移石分花坐,含毫对酒吟。
日斜幡影倒,风断磬声沉。人散清溪暮,莺啼出柳林。
老气盘空,才名照世,万里秋风行色。人物中朝第一,司马题桥,班生投笔。
记承流宣化,早威声,先驰殊域。看吟鞭、笑指关河,历历当年曾识。
自古人心忠义,白水朝宗,众星拱极。铜柱无端隔断,两戒平分,天南地北。
念瞻依丹阙,捧红云、金泥调屑。到明年归对西山,细说安边妙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