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日邀相见,过门又不逢。贪随看花伴,应笑我龙钟。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
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魂清萼绿华,望绝江南使。天寒倚竹时,风标略相似。
天边落木莽森森,阙下归人万里心。满箧烟云书草在,几年霜露剑花侵。
风高寒柳鸣蜩寂,日落遥林倦鸟深。何处菟裘终老去,五云回首一沾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