渐觉东皇意思匀,陈根初动夜来新。忽惊平地有轻绿,已盖六街无旧尘。
莫为枯荣吟野草,且怜愁醉柅香轮。诗人空怨王孙远,极目萋萋又一春。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
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去时尔语尚云云,去后音书总不闻。残黛懒描三月柳,乱鬟愁理一梭云。
可堪林际鸠呼妇,颇奈天边雁叫群。难得相逢容易别,机丝何用织回纹。
仙去还留迹,云深路不迷。洞门长寂寂,瑶草自萋萋。
探历龙编远,何年鹤驭归。漫游松鸟共,回首夕阳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