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李飘零杏子青,满城车马响春霆。就中得意张公子,十日花前醉不醒。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
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上钟山,下钟山,两钟尔大何处悬。沧波作杵天作簴,悬在江湖都会间。
蜀江西来一万里,章江南来会于此。更著鄱阳与彭蠡,混同四水作一水。
万岁千秋撞不止,两钟可是难当抵。上钟打得到骨髓,下钟打穿胸腹底。
世无坡老辨古器,谁知出自周与魏。老夫不能认款识,愿闻大声开病耳,今夜月明正无滓。
忽换朱衣拜早衙,谏垣初出镇郇、瑕。思君昨日鸣珂地,鳷鹊云边起暮鸦。
客路逢人少,春城不尽头。无风花自落,何处避春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