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差台殿绿云中,四面筼筜一径通。曾读华阳真诰上,神仙居在碧琳宫。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
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摇落丹枫万绪哀,振衣长啸最高台。千家断杵先秋落,八月飞涛动地来。
壮志多乖愁倚剑,中原无事任衔杯。谁知明镜凋皤鬓,欲老甘泉献赋才。
羽扇纶巾望若仙,未容身世学寒蝉。多君情谊非关酒,如我功名不值钱。
四座看花饶眼福,十年骑鹤博腰缠。故家今日萧条甚,愿与牵萝托仔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