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差台殿绿云中,四面筼筜一径通。曾读华阳真诰上,神仙居在碧琳宫。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
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可是天台伴侣,家住碧云深处。一笑出鸾纱,认桃花。
怕被罡风吹着,仙帔香笼红药。郎是几时来,绣帘开。
掠地垂帘合复开,残香一缕恋琴台。阶前蟋蟀悲花落,槛外芭蕉报雨来。
凉夜易生秋士感,雄心未敢壮年灰。妖氛频听延湖汉,戢乱谁为颇、牧材。
海岛移来,倩并刀、镂就千丝金碎。筠筒石火,尽是间中生计。
吹兰吐麝,更销尽、薄寒残醉。多只恐,万缕成灰,剩有断纹心字。
氤氲绣屏香细。罥窗纱袅袅,未输沉水。瑶阶伫立,散作半帘花气。
熏炉夜暖,倚珊枕、几回曾记。偏喜得、频递春纤,小鬟解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