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地清霜结晓寒,平明飞霰洒柴关。乍凭酒力温肌骨,陡觉风威著面颜。
闾里相呼泥北户,牛羊收牧下前山。急须趁日藏薪炭,冻后高枝不易攀。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
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晨霜耸乔木,初日明广庭。俯巢鸟鹊驯,步径莓苔青。
即心百虑扰,造境众独醒。安禅到无闷,看画匝已经。
梵音腾潮波,幡影垂流星。天花雨贝叶,帝乐飘鸣铃。
胜缘此邂逅,法界俱清泠。世喧暂回首,但觉尘冥冥。
数月思家信,今朝喜汝来。妻儿怜我远,怀抱向谁开。
山谷多烽燧,田园半草莱。大军消息近,故里尚堪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