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生高蹈隐西街,风月犹牵赋咏才。暂到邻家赏池馆,便将佳句写琼瑰。
壮图已让心先快,剧韵仍降字占挼。只有一条誇大甚,水边曾未两三杯。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
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三茅峰下华阳洞,鹤怨猿惊失隐君。载酒无人问奇字,招魂有客赋骚文。
尘埃长锁杨雄宅,车马频寻白傅坟。曾记题诗咏高致,不堪哀讣此时闻。
千家镫火映红妆,九市笙歌沸月黄。散尽斗金人未醉,拨残银蜡夜偏长。
帘深岂信朝迎旭,烟暖由来晓不霜。从古骚人潦倒地,独惭顾况更清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