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生相与赏西街,小子亲携几杖来。行次每容参剧论,坐隅还许侍馀杯。
槛前流水心同乐,林外青山眼重开。时泰身闲难两得,直须乘兴数追陪。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
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少时常是出无舆,徒步徐行亦当车。近日堪嗟随俗变,便无人与也骑驴。
曹植波澜元自大,嵇康礼法若为周。试携诗律摧坚敌,绝似乃翁平贝州。
山深树密鸣鸦肥,山人得句多清奇。深沈竹院白日静,焚香自礼天人师。
门前雨过岩花活,凉风萧萧袖衣薄。狂邻卧病在江城,怀抱思君空作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