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意即为适,种花非贵多。一区才丈席,满目自云萝。
静听禽声乐,闲招月色过。期公在康济,终奈此情何。
程颢(1032-1085), 北宋哲学家、教育家、北宋理学的奠基者。字伯淳,学者称明道先生。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。反对王安石新政。提出“天者理也”和“只心便是天,尽之便知性”的命题,认为“仁者浑然与物同体,义礼知信皆仁也”,识得此理,便须“以诚敬存之”(同上)。倡导“传心”说。承认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”。
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,世称程朱学派。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,收入《二程全书》。
两山当中开,露出青陵台。北山虽张罗,南山鸟不来。
我在南山自有匹,马牛之风岂相及,吾颈可断志不易。
凤凰不出世,徘徊念九州。必逢舜与文,始肯一来游。
寥寥三代后,无足当其求。抱瑞层霄上,下悯江河流。
孔子老删述,麒麟掩荒丘。何关凤德衰,祇为天地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