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词作于《花间集》结集之后,所以不见于《花间集》。作品描绘的是成都的的风光和生活。词中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、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,并使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,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。
此词发端以淡淡的笔墨点明时令:“天初暖,日初长。”成都四季分明,冬尽春始,景象不同。这两句写春天来了,用两“初”字,而且都是就感受着笔的。天初暖,写气候特征;日初长,写昼夜特征。两句看似平易,却是咏早春的不可移易之语。大地经过沉睡的冬季之后苏醒了。无边的春色使词人情不自禁地叫出一声“好春光”。紧接着以“万汇此时皆得意,竞芬芳”来补充“好”字的内容。万汇,包括各种竹木花树。它们新叶不同,颜色不同,花儿不同,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,处处给人以竞相比美之感。词人先用一个“得意”,再用一个“竞”字,像以浓墨重彩在表现热闹的春意。
下片写园林春色,是特写,是近景。一场春雨,竹林中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里迸发出来,第二句“花偎雪坞浓香”与首句“笋迸苔钱嫩绿”对仗,景致互相映衬,香色纷陈,更为突出。繁花,花团锦簇,如绰约少女依偎着雪坞,浓香四溢。词人在迷人的春色中流连忘返,不觉到了黄昏。天空泛出彩霞,他举目望去,柳丝夕阳,构成了天然图画,词人忽发奇想问道:“谁把金丝裁剪却,挂斜阳?”春柳嫩叶初萌,色如金线,故白居易《杨柳枝》说:“一树春风千万枝,嫩于金色软于丝。”均匀的柳丝,两两相对的柳叶,像天工剪裁而成。贺知章《咏柳》说:“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”后二句人称神来之笔,欧阳炯化用其意以写早春园林夕照,创造了新的意境,余味无穷。
桐庐山下吕公亭,古井犹传仙酒名。若得逡巡沽一盏,不愁帆底冻云生。
国尚师位,家崇儒门。禀道毓德,讲艺立言。浚明爽曙,达义兹昏。
永瞻先觉,顾惟后昆。
大人长物,继天接圣。时屯必亨,运蒙则正。偃闭武术,阐扬文令。
庶士倾风,万流仰镜。
虞痒饰馆,壑图炳睟。怀仁憬集,抱智麇至。踵门陈书,蹑屩献器。
澡身玄渊,宅心道秘。
伊昔周储,聿光往记。思皇世哲,体元作嗣。资此夙知,降从经志。
剔彼前文,规周矩值。
正殿虚筵,司分简日。尚席函丈,丞疑奉帙。侍言称辞,惇史秉笔。
妙识几音,王载有述。
肆议芳讯,大教克明。敬躯祀典,告奠圣灵。礼属观盥,乐荐歌笙。
昭事是肃,俎实非馨。
献终袭吉,即宫广燕。堂设象筵,庭宿金悬。台保兼徽,皇戚比彦。
肴乾酒澄,端服整弁。
六官视命,九宾相仪。缨笏币序,巾卷充街。都庄云动,野馗风驰。
伦周伍汉,超哉邈猗。
清晖在天,容光必照。物任其情,理宣其奥。妄先国胄,侧闻邦教。
徒愧微冥,终谢智效。
一轩万竹中,四际留空碧。好鸟鸣高林,悠然淡晨夕。
物象自清旷,幽光散几席。时复闻朱丝,玄鹤翔素壁。
灌木静吟秋,焚香时读易。托契在清溪,俯仰观今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