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首送别之作,诗人所送之人,已不可考。
此诗开篇先点明送别时节及客人南下所经之地。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,故诗人特意写到了柳花,切题之送客。春流送客,可以想见友人赴任,春风得意之状。朱雀桥、乌衣巷,皆江宁之名胜,骚人墨客多有咏之。此处诗人写此名胜古迹,乃点题“之江宁”赴任。言其在此“看淮水”“问王家”,写出了客人的悠闲、得意之状。
中间四句叙写江宁之山川景色。城里乡里皆无事,可见江宁百姓安居乐业,正好与上文“看淮水”“问王家”意相联。江宁百姓门对青山,这里用了一个复数,言“闭门开户”皆对青山,可见青山之多,无处不在。复着一“翠”字,更见青山之翠。江宁朝霞满天,一个“下”字,满天红霞呼之欲出。而燕子双飞,莺歌燕舞,一派大好风景,烘托着江宁百姓生活的怡然自得。
最后四句写友人交往之人的高雅,表明友人的雅洁。“日应新”,既是言与吴士相逢嘉赏的惬意,同时也暗喻了友人到任后,吴地日日变新,赞其政绩清明。友人南下赴任,因而诗人结尾处又劝慰其不要担心水土不服,江宁之莼羹比中原之羊酪味更可人,友人只管放心前去。
全诗洋洋洒洒,语言繁富。高仲武《中兴间气集》评韩翃的诗:“兴致繁富,一篇一咏,朝士珍之。”又说:“比兴深于刘长卿,筋节成于皇甫冉。”这是说韩翃的诗意较为深隐,风格较为矫健。这个评语对此诗也还合适。然而此诗内容较为空疏,流于形式,缺乏真情实感,乃应酬之作。
雪涨秦淮水,春生白鹭洲。洲前棹歌发,送此一叶舟。
转柂起帆席,快甚谁能收。舟师拙于事,遂作中滩留。
支撑莫动摇,喘汗徒呀咻。弹绳测河道,篙竿伺潮头。
疏篷鸡栅低,兀坐如拘囚。仰羡双飞鹄,安得从之游。
日落暮云碧,波光澹如秋。四顾渺无极,黯黯令人愁。
黑风卷半夜,大浪掀中流。傲兀不能寝,取酒聊相酬。
人生天地间,大海一浮沤。风水审如此,蛟龙应见求。
未脱干戈地,敢为身世谋。醉酣还就枕,吾已信沉浮。
对酒乌桓国,多愁白发翁。家乡六千里,生计一丝风。
净几閒清简,空囊老漆弓。幸逢烽火息,何必事奇功。
有酒不饮史不读,二十男儿长刺促。雌剑化去雄剑愁,箜篌一声神妪哭。
黄者地,青者天,火云烧日桃花然。鸦啼碧烟作人语,梧宫秋苑三千年。
旋风吹釭杀蛾茧,吴刀绞肠雪丝软。雕陵不少秃尾鹊,洛下空题黄耳犬。
去年有家归不得,打门索逋作士色。今年欲归归无家,翠烛冷照棠梨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