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的首联写山村与世隔绝,一尘不染。颔联写野鹤僧人,超然物外。颈联写竹树梅花,秀丽清香。尾联写人物,志趣相投。全诗语言优美,意境幽深。表现了作者鄙薄世俗,甘居林泉的思想感情。
诗的一二句写出山村与世隔绝,不染红尘的清雅幽深。“翠”而日“寒”,可见是松柏一类岁寒不凋、象征高洁之士的树木。一个“飞”字,化静为动,续以“崖壁”,极显松柏天矫如龙,身处悬崖峭壁而更傲岸挺拔的风姿。这“寒翠”之木,自然也是诗人耿介人格的自我写照。在山崖之外,便是尘嚣鄙伪之地,“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”,今日脱彼人此,真有“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”的欣悦。
三四句续写山村中所见之景,表现一种悠然自得的萧散情趣。鹤缓行曲径而不飞,动中有静;僧倚石栏目注流云,静中亦有动。“松径雨”之“雨”,未必是实写,极可能是用王维《山中》“山路元无雨,空翠湿人衣”意,状山林之苍翠欲滴。“僧倚云”则令人想到杜牧《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》“闲爱孤云静爱僧”一语。而“石阑”亦可以推断是天然形成的栏杆状山岩。
“竹色溪阴见,梅香岸曲闻”一联,清丽优美,活色生香,王维、孟浩然“泉声咽危石,日色冷青松”、“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”的佳句,可谓嗣响有人。所以顾嗣立《元诗选·周权小传》说“衡之句法,实多可观”,并举此联及其他一些句子为证。清溪南修竹曳疏影,曲岸后梅花传暗香,加之鹤行其下之松林,岁寒三友全都萃集诗中,令人生出“此中有真意,欲辨己忘言”之感。
最后二句,从景物转到山村中的主人与客人。“山翁”可能是隐居岩林的高士畸人,也可能是躬耕山村的淳朴老农,不管是哪种人,不管他们僻居深山是有意还是无意,在诗人心目中,他们都是归真返朴的体道者。他们邀请偶入此中、赋性与之相近的诗人饮酒,不须谈什么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也不须谈什么立德、立功、立言三不朽,“相见无杂言,但道桑麻长”,这平凡闲话,便是世间至文,斐然成章。一个“总”字是全诗唯一的虚字,却最实在地表达了诗人企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,返朴归真的情愫。可以想象,诗人会像陶渊明那样与山翁一醉方休,吟出“悠悠迷所留,酒中有深味”。
元诗多以唐人为宗,是对宋诗的反拨,所以颇有风神秀朗之作,此诗便是学唐而深有所得者。
四野珑松,一城飘瞥,滕六作黄獐舞。低阁凭阑,遥天策骑,人在最微茫处。
曾对君家说,且看了、春灯方去。那知一夜离情,六花顿酿如许。
雪没中原无路。料尚隔东阿,几程烟树。冷驿摇鞭,乱山卸驮,酒向何村贳取。
逼暝投山店,衾似铁、一灯无语。梦入江南,小庭梅萼初乳。
首上百官图,义儿下拜雌雄狐。继上合算疏,鼠窜两端为黠奴。
奴两端窜黠于鼠,复畏东林如猛虎。虎从风,云从龙,龙兴狐鼠空其丛。
禁锢沉沉十七载,辇金湔濯无成功。急思边才自表见,纳交游侠弹长剑。
天赐一船名大愿,闻道甲申三月变。机关可转策可献,东南一角皇都建。
拥戴阴通马凤阳,一奇货也居福王。下流地岂唐灵武,伪种人非夏少康。
公等自图富贵耳,何心庙佑关存亡。妖书移宫及梃击,借以报复掺乾纲。
立甫逾月其名荐,诏呼冠带趣上殿。三要两合十四隙,姑妄言之未尽善。
第一义先翻逆案,四十三参十八罗汉,一网打入妖僧传。
复社门户靡孑遗,要典重刊铨政乱。都督满街走,职方贱如狗。
谐价西园钱入手,君渔于色湎于酒。宫女三千歌舞酣,叛藩十万貔貅吼。
吴绫夜画乌丝栏,量江那管钓鱼船。守城渠答春灯谜,对敌军书燕子笺。
燕子飞飞止谁屋,春灯无光暗玉烛。可怜一载小朝廷,空传南部烟花录。
玩雪东门家,天寒雪正下。繁林积素花,群山映檐瓦。
杯至不得休,语密不可罢。鸟集池树颠,色暝天欲夜。
顾予同心人,而有太息者。云我为道谋,安得与君舍。
余为重解疏,敛襟向前谢。超言虽遣累,离绪难释挂。
驾言春阳初,那得便徂夏。执手归路中,冲寒为君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