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子振,元代散曲名家,1253-1348,字海粟,自号瀛洲洲客、怪怪道人,湖南攸县人。自幼勤奋好学。元大德二年(1298)登进士及第,时年47岁,人谓“大器晚成”。朝廷重其才学,先召为集贤院学士、待制,继任承事郎,连任保宁(今四川境内)、彰德(今河南安阳)节度使。晚年归乡著述。世称其“博洽经史,于书无所不记”,且文思敏捷。下笔不能自休。一生著述颇丰,传世有《居庸赋》、《十八公赋》、《华清古乐府》、《海粟诗集》等书文,以散曲最著。
休论意外快遭逢,且喜安眠过暮冬。边计一时皆入粟,汉书连岁尚乾封。
华堂决突仍栖燕,虎骨临湫未起龙。岭表秫田差不恶,酒杯寒夜得从容。
鸿鹄相随飞,随飞适荒裔。双翮临长风,须臾万里逝。
朝餐琅玕实,夕宿丹山际。抗身青云中,网罗孰能制?
岂与乡曲士,携手共言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