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户千门筑汉宫,巍峨井干与天通。青禽当日衔书降,从此瑶池碧树红。
冯子振,元代散曲名家,1253-1348,字海粟,自号瀛洲洲客、怪怪道人,湖南攸县人。自幼勤奋好学。元大德二年(1298)登进士及第,时年47岁,人谓“大器晚成”。朝廷重其才学,先召为集贤院学士、待制,继任承事郎,连任保宁(今四川境内)、彰德(今河南安阳)节度使。晚年归乡著述。世称其“博洽经史,于书无所不记”,且文思敏捷。下笔不能自休。一生著述颇丰,传世有《居庸赋》、《十八公赋》、《华清古乐府》、《海粟诗集》等书文,以散曲最著。
颓垣败屋落花飞,草草春光亦故圻。但爱野塘输渌净,不知风景转清微。
帐空尚忆猿惊晓,基废犹传凤览辉。女几自无平贼意,坐来休笑久忘归。
深源不出山,令名跨江东。虚声可坐镇,那足敌枭雄。
角巾归乌衣,澹然流高风。悠悠行路口,理合深弥缝。
才穷气先折,咄咄徒书空。
花前诵赋响泠泠,抛掷双蛾画未成。四韵细教分舌齿,六书频与辨形声。
雏能蔡琰须名父,妹有曹昭定哲兄。通德只从郎问字,一编灯影伴闲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