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>>  古诗词大全  >>  刘因的西山原文,译文以及赏析

西山

西山龙蟠几千里,力尽西风吹不起。夜来赤脚踏苍鳞,一著神鞭上箕尾。

天风泠泠清入脚,醉抱明月人间归。嫦娥洒泪不敢语,银河鼓浪沾人衣。

寄谢君平莫饶舌,袖中此物无人知。

译文与注释

译文

龙盘踞在太行上绵延几千里,(所以)尽西风之力也无法将山吹起。

(某天)夜晚“我”赤脚走在龙身上,一挥鞭就驱策着神龙上达云霄。

天上的风清冷凄寒,侵入肌肤,我乘着醉意抱走天上的月亮并将它带回人间。

嫦娥敢怒不敢言,只能默默哭泣,(回程的路上)银河翻起波涛沾湿了我的衣服。

“我”会希望严君平不要将这件事情讲出来,(这样)我袖中藏着的月亮就没有人会知晓了。

注释

西山:太行山。

龙蟠:龙环绕、盘踞状。

苍鳞:龙鳞。

一:垫字,无意义,不译。

著:挥鞭。

泠泠:清凉,凄清的样子。

鼓浪:翻起波涛。

寄谢:答谢;报答。

君平:此处引用严君平的典故,字君平,西汉蜀郡(今四川)人。严遵好老庄思想隐居不仕,在成都以卜筮为生。

饶舌:多嘴;作者希望(像)严君平(一样高明的术士)不要将自己上天揽月的事情说出去袖中此物:即指从天上带回人间的月亮。

赏析

  在元代前的理学家中,刘因的文学成就最为突出,其诗歌创作各体兼备,尤以七古见长,此诗即是他的七古名作之一。

  此诗气势充沛,奇丽雄峭,有韩愈诗“其力大,其思雄”的特点;然其想象西山(太行山)之大,从而梦游上天,“醉抱明月”以归。其中“赤脚踏苍鳞”“天风冷冷”“银河鼓浪”等,皆是险怪瑰丽的意境,兼有李贺诗的特色;而豪情气势,奇想夸张,又兼有太白遗风。可以说他是兼采众长融变为自己独特风格的。

  另外本诗想象奇特,不落窠臼,展现了刘因自铸伟词的能力;多细腻的细节描写,叙事连贯通畅,尾句巧妙地运用典故点缀,意境交融,体现了其精巧的构思。总体来说语言平和流畅,趣味盎然,不失为一首佳作。

刘因
  刘因(1249~1293) 元代著名理学家、诗人。字梦吉,号静修。初名骃,字梦骥。雄州容城(今河北容城县)人。3 岁识字,6岁能诗,10岁能文,落笔惊人。年刚20,才华出众,性不苟合。家贫教授生徒,皆有成就。因爱诸葛亮“静以修身”之语,题所居为“静修”。元世祖至元十九年(1282)应召入朝,为承德郎、右赞善大夫。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。母死后居丧在家。至元二十八年,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,他以疾辞。死后追赠翰林学士、资政大夫、上护军、追封“容城郡公”,谥“文靖”。明朝,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。
猜你喜欢
道言不死真成妄,佛语无生更转诬。
要识死生真道理,须凭邹鲁圣人儒。
得呈钢,花吐瑞,药香烂。练清泉,浇红焰,尽财俱削。圭一粒,精麦髓,变俗容消却。山头、游玩四时,长春酒频斟酌。同卯共,方澄静,看婴为姹作。喜调和,传津液,夜光明错。年有幸,分豆旭,转结成灵药。长生、久视蓬岛,遇遭永乐。
物理分明,人事巧、元来是拙。常自觉、满怀春意,向他谁说。剩喜登临频眺望,那知出处成迂阔。细闲思、萧散较贪痴,谁为劣。
高楼上,蝉声歇。飞栋外,云行绝。见明河星斗,半空森列。领略光阴成赋咏,等档酬唱休旌别。要良辰、把酒倩佳宾,嘲风月。
© Copyright 2024-2029 www.gusw.cn 版权所有  蜀ICP备2021021491号-3  邮件:46142199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