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>>  古诗词大全  >>  萧纲的蜀道难·其二原文,译文以及赏析

蜀道难·其二

巫山七百里,巴水三回曲。
笛声下复高,猿啼断还续。

译文与注释

译文

巫山之长有七百里,巴水的水流弯曲,曲折颇多。行在巴水之上,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,声调时高时低,两岸的猿啼不断,断了还续。

注释

巴水:指巴地,在今天四川省。
三回曲:水流弯曲,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。三,不是确数,是约数,很多的意思。

简析

  自汉魏以来,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。萧纲的《蜀道难》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,诗歌短小而凝练。
萧纲
  萧纲(503―551),梁代文学家。即南朝梁简文帝。字世缵。南兰陵(今江苏武进)人。梁武帝第三子。由于长兄萧统早死,他在中大通三年(531年)被立为太子。太清三年(549年),侯景之乱,梁武帝被囚饿死,萧纲即位,大宝二年(551年)为侯景所害。
猜你喜欢
阑干窦溜长,窈窱空埃静。
修林密总翠,尽得锦城景。
云舒青青色,风散骚骚影。
未为夜行人,共此昼夜永。
暂归只欲见湖山,多谢亲朋日往还。
但愧年衰筋骨惫,将迎容我片时閒。
何常为柱石,同立太平基。
© Copyright 2024-2029 www.gusw.cn 版权所有  蜀ICP备2021021491号-3  邮件:46142199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