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酬刘柴桑》前两句“穷居寡人用,时忘四运周”说没有什么人与他来往,所以他有时竟然忘了四季的节序变化。然事实并非如此,诗人正是在知与不知中感受生命的意趣。之后吟道:“空庭多落叶,慨然知已秋。新葵郁北墉,嘉穗养南畴。今我不为乐,知有来岁不?命室携童弱,良日登远游。”此八句所写与前两句恰好相对,时忘四运与叶落知秋,多落叶与葵穗繁茂,甘心穷居与择日远游,此数者意象矛盾,却展现了时间的永恒性与生命的暂时性。由忘时乃知穷居孤寂落寞;而枝头飘然而至的落叶,乃知秋天的到来,生命的秋天亦在浑然不觉中悄悄来临;墙角的新葵、南畴的嘉穗,虽暂时茂盛繁荣却犹似生命的晚钟难得长久,从而暗示生命的荣盛行将不再。因此诗人在穷居忘时之际又察其生命飞逝,择良日作此远游折射出生命的亮色。“今我不为乐,知有来岁不?”一句没有对来岁未知的恐怖,但有尽享今朝的胸襟。诗人情绪的宛转之变与物的荣悴之态,不能忘世的感慨之忧与对生命的达观之乐,交织成多层次的意义。
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,在淳朴祥和之中,诗篇流露着田园生活的乐趣。这首小诗共十句,虽然比较简短,然而它内容醇厚。在写法上也比较独特,撇开与对方问答一类的应酬话,只写自己的感受、抱负与游兴,显得十分洒脱别样。在遣词造句上,粗线条的勾勒,并着墨点染,使全诗呈现出古朴淡雅的风格,又洋溢着轻快明朗的感情。
爽气钟于西,峨眉横太白。春风吹不暖,暑路有积雪。
月照平羌冷,云顶七顶湿。游戏两谪仙,银河洒醉墨。
遂令汉嘉郡,千古占一色。一从殊方走,江山颇萧瑟。
流落各天涯,相逢未相识。微闻庄舄吟,握手话畴昔。
乃知此邦秀,终不断地脉。权门车如雾,众甘炙手热。
而君独几先,惟恐涴我笏。伟哉百尺楼,西望即乡国。
爽气今已回,何妨高拄颊。里中表圣公,千载推汲直。
当年几谏纸,扣笏良鲠切。意欲摧百士,死职非所惜。
此笏岂其遗,正自峭风骨。愿君善藏之,击邪看他日。
也无羡堆床,富贵竟何益。长镵白木柄,乃我手中物。
惟有故乡梦,与君共愁绝。何当驾双鹄,万里溯寥碧。
山城别后想鸣珂,五见春风长绿萝。汉室新紬循吏传,燕台旧和酒人歌。
林中朋辈看全少,海畔烟霞占已多。十二楼台秋色里,不知几处有行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