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首饱蘸生活气息,充满真情实感的思母诗。
首句点明时节,渲染思情:霜打芦花,往日那一片片白茫茫的秋日生机欲舍难舍,令他想起了母亲的白发,想起了母亲的故去,不由潸潸泪下。在他的脑海中,浮现出去年五月归家省亲时的情景: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,僧人典当了法衣,买了些粗米拿回家侍奉娘亲,而白头的娘亲就是在柴门边盼望着儿子的的归来……诗如一帧发黄的老照片,一首低回沉婉的曲子,响着余韵,久萦心间。
与恭出家之后未久,其父见背,唯留老母贫苦独守。恭公虽系出家之人,亦不能有负亲恩。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,仍时时接济老母。现在母亲也走了,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。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,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,叙述极平凡的往事。然而,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,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,惋叹不已。
旁邻异花多绕屋,慢紫妖红眩人目。如渑美酒花下倾,歌舞朝朝看不足。
君家美竹缘坡生,萧森却似筼筜谷。骚人墨客争款门,好事日题诗一束。
山阴高致世讵知,旁邻举手休揶揄。颠风恶雨一夕至,芳菲狼籍成嗟吁。
此君节操祗自如,雪霜纵遇那能欺。幅巾藜丈久可傍,笔床茶灶长相随。
我记扁舟昔相过,醉向沙头竹根卧。君时宦游闽海间,竟日孤吟复谁和。
今同远客心欲摧,旧径芜没何时开。春雨遥知子孙长,秋风不报平安来。
山堂忽闻诏许归,满引竹叶歌竹枝。到家截取一二管,请君持献伶伦吹,九苞彩凤当来仪。
萧萧竹径接平桥,万石曾歌五裤遥。自是天南灵气盛,衣冠今满紫宸朝。
黄宪非吾拟,方干让尔才。吏从长乐遁,仙自宝安来。
细雨连床听,浓花映户开。十年思会面,春酒莫停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