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小雨冥冥不湿衣,饥鸢高贴野云飞。南来北往河山迥,秋尽冬初草木稀。
半夜还家归梦好,十年为宦客情微。故园茅屋收成后,啄黍黄鸡想正肥。
垂帘扫地宛精庐,心太平时万事虚。风紧不妨蝉噪稳,天晴又是豆花疏。
贫欺鲍叔难为贾,懒绝山公未用书。只说才人困箕口,诗情零落也怜余。
九重宫阙隔云霓,昔梦曾依浴殿西。青琐几人犹索米,玄都千树莫留题。
孤鸿出塞惊衰草,旅燕寻巢识旧栖。遥忆东山桥下路,秋风起处暮烟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