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自岳阳至者,以滕侯之书、洞庭之图来告曰:“愿有所记。”予发书按图,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,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,曰偃虹堤。问其作而名者,曰:“吾滕侯之所为也。”问其所以作之利害,曰:“洞庭天下之至险,而岳阳,荆、潭、黔、蜀四会之冲也。昔舟之往来湖中者,至无所寓,则皆泊南津,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,而又常有风波之恐,覆溺之虞。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,有事于州者,近而且无患。”问其大小之制,用人之力,曰:“长一千尺,高三十尺,厚加二尺,而杀其上得厚三分之二,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,而不逾时以成。”问其始作之谋,曰:“州以事上转运使,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,凡三反复,而又上于朝廷,决之三司,然后曰可,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。”曰:“此君子之作也,可以书矣。”
盖虑于民也深,则其谋始也精,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。夫以百步之堤,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,惠其民而及于荆、潭、黔、蜀,凡往来湖中,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。且岳阳四会之冲,舟之来而止者,日凡有几!使堤土石幸久不朽,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,可以数计哉?夫事不患于不成,而患于易坏。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,而继者常至于殆废。自古贤智之士,为其民捍患兴利,其遗迹往往而在。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,则民到于今受其赐,天下岂有遗利乎?此滕侯之所以虑,而欲有纪于后也。
滕侯志大材高,名闻当世。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,尝显用之。而功未及就,退守一州,无所用心,略施其余,以利及物。夫虑熟谋审,力不劳而功倍,作事可以为后法,一宜书。不苟一时之誉,思为利于无穷,而告来者不以废,二宜书。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,皆欲为滕侯纪,三宜书。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,乃为之书。
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。
龟书出洛水,神禹膺九畴。岂伊彝伦叙,洪涛亦安流。
惟岷西南隅,金火相绸缪。江源发其侧,微茫不容舟。
浅滀渊遂涂,道远势乃遒。辛勤逾青城,愤怒脱黄牛。
汉水?两川,彭蠡会七州。劬劬朝宗心,自可无滞留。
屹彼金与焦,相望仅一沤。离立当要冲,不没亦不浮。
大类武安西,震荡不得谋。神奇北山捷,乃以一卒收。
又似寻邑兵,兕虎杂貔貅。气贮百文叔,草草就俘囚。
叵测天地心,平地陈险幽。我疑东海若,力据江上游。
于此战不胜,奔迸若兜矛。不然江神薨,厥妇义从游。
天吴役秘怪,负石奠双丘。九思苦未得,物理谅难求。
因悲英雄人,争此若射侯。伟哉韩将军,铁锁掣万艘。
向非天与灵,万骑真杵投。至今江之波,犹负脱鼠羞。
我昔曾过之,啧啧泪盈眸。中流一长啸,宇宙争百忧。
东顾无津涯,赤日出海头。西望赤壁矶,尚想孙曹刘。
正北维扬城,楼橹郁相纠。寒烟际衰草,日落风飕飗。
近闻事益殊,沙户逮称酋。舳舻夹鸼䑠,浩荡剧长虬。
萧瑟但一气,焉能辨邗沟。向来金碧堆,一炬十二楼。
诸天尽星散,死树生清秋。时事翻覆间,桑海变蜉蝣。
安知亿劫外,伟观宁此不?取我金叵罗,披我红锦裘。
酹此一杯酒,净洗千古愁。
蒲帛谁云晚见招,自伤白发已萧萧。楼中铁笛留馀韵,肠断廉夫客妇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