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
棠梨今后为谁开,也许移根别院栽。盼得明年花信早,春风来似故人来。
彭蠡之滨大江浒,群山耸立森圭珇。独有匡庐势最高,俯视一一如环堵。
匡庐之峰真绝奇,青天割破愁神祇。崭岩百态应难状,钜衍三军劳并持。
我来正值秋气改,浊浪翻空若浮海。贪看渐觉眼花添,欲上终疑筋力殆。
却怪玄圭奏功后,历纪诸峰此峰漏。世儒虽辨敷浅源,恐将附赘为肤腠。
嗟尔犹为神禹之所遗,自馀幽眇何由知。群山群山勿相疑,此峰微尔谁能窥。
呜呼此峰微尔谁能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