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
全家安隐托?艚,浩荡东行未觉劳。临水有城如郭索,试钟何石是蒲牢。
春帆宛转吟情远,戍角苍凉夜气高。十载涉江称漫叟,愧无警句压波涛。
遵途越平冈,揽胜憩灵鹫。朱夏一以深,嘉禾郁如绣。
天宇犹清和,微阴蔼岩岫。泚泚碧玉流,风渝漾晴縠。
爱此清且冷,尘土一涤漱。飞泉乱人语,空翠滴衫袖。
悠然遗世情,遂去款云构。
响急衣砧合,声沉漏箭随。黛痕侵故壁,香影聚重帷。
碧簟眠伤骨,红镫病压眉。数株门外柳,苦伴暝禽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