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
圣人立教,以中为常。不得中行,取獧取狂。未见狂者,吾里有张。
议论杰然,名压上庠。未彼佞臣,请剑尚方。使终天彝,蚕绩蟹筐。
天鉴其忠,策名颜行。筮仕分教,九龄之乡。惟九龄公,非血气刚。
忧深虑远,性端行良。禄山尚微,测其陆梁。国忠林甫,未未披猖。
公预窥之,知其乱唐。仁必有勇,令名无疆。彼元忠辈,初志激昂。
一遇摈抑,尽敛锋铓。媕娿喑哑,不敢否臧。自谓得计,爵禄之场。
丧已丘山,得不毫芒。士辨薰莸,与道存亡。何以臻兹,惟学问将。
弱翁懋哉,以保令芳。
客从云间来,自言家远村。用世阙材具,委身服田园。
开春起东作,良苗日愈蕃。下无螟螣苦,上有霖雨恩。
年和易坚好,为力诚不烦。当秋负穫归,如坻积我门。
公家且轻税,岂复忧饱温。贤妇持机杼,稚子牧鸡豚。
傍舍数老翁,欢会无晨昏。其人虽朴野,皆有忠厚言。
相与墟曲间,焉知市朝喧。违此未几时,九扈鸣已繁。
去去情益敦,浮荣终不论。
鹤发相辉堂上人,吴天遥望瑞云新。洞庭酒熟梅花发,同醉沙村几树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