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
堪嗟浮世,谁能省悟,人人俗景迷遮。颜貌日衰,残由尚苦,贪求爱恋婴娃。
欲海浪途赊。被二轮催促,易鬓霜华。忽尔无常,限到着甚理逃趖。
争如悟速抛家。屏尘缘外绝,内固根芽。三千密要,阴功八百,真诚炼行无差。
云水步烟霞。认三光真秀,凝结丹砂。异日功成,去也牛斗泛灵槎。
雾妒山容,风欺木瘦,难觅惊人佳句。暗紫疏红,飞洒夕阳多处。
疑雪里、庾岭梅开,似霜后、摄山枫舞。又那知、天半朱霞,一朝泻染楝花树。
春风花信过了,犹有酡颜醉态,疏狂如许。妙手丹青,点破美人迟暮。
看断续、千缕文霓,听摇落、万山红雨。料如今、晚节寒芳,更谁知楝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