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
翠云夹岸傍溪横,呖呖新莺弄几声。描就半弯宫黛浅,捻成一束楚腰轻。
晓烟若为龙愁态,暮雨应怜惜别情。最是陌头春色好,风吹袅袅拂行旌。
桂石已无山,松云尚有屋。君还玉照堂,不羡王官谷。
索笑春寻梅,撷芳秋摘菊。离怀托篇什,共向篱根读。
送酒劳白衣,敲诗剪红烛。更偷半日閒,相劝一杯足。
公等文字豪,我惭笔花秃。愿随江月行,扣舷和清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