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
信马斗城西,芳郊春渐熙。早烟销禁树,初溜入天池。
桃作新正脸,梅留故腊枝。瓮香浮蚁日,村翳浴蚕时。
聊把今朝臂,同伸即席眉。徘徊惜归驭,风晚水生漪。
江南春尽子规啼,愁里看花思转迷。乳燕定巢当户语,断虹截雨傍江低。
斩鲸政欲提三尺,簪笔何由侍两闺。满眼干戈连海岱,置身安得月中梯。
层关高踞万山中,楚蹶嬴颠角两雄。螺黛插天分向背,鸿沟刬地隔西东。
春寒不散蜂腰雪,日瘦难禁马首风。太息商于六百里,一朝割弃为和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