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
飞下数千尺,全然无定形。电横天日射,龙出石云腥。
壮势春曾看,寒声佛共听。昔人云此水,洗目最能灵。
亭馆烟花暗结愁,故人靡靡付东流。臂能化弹因求炙,剑已沈渊尚刻舟。
投辖待垂公子钓,敝裘应笑长卿游。移书为谢林间鹤,孤负西风蕙帐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