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
自顾摧颓客,仍居寂寞滨。月佣奴谇少,岁计妇忧贫。
酒后诗成梦,灯前壁写神。渔樵吾所喜,相见即情亲。
裁取杉心,攒犀滑、一幅冷光如鉴。细切鹦螺脆片,寸寸丝丝填遍。
峰回波转。巧簇就、水村花艳。鵁鶄飞处,金屑碎铺,添出沙软。
偏宜日影中看,移红换碧,易迷春眼。说甚调铅吮粉,十二巫云休展。
移来深院。合付与、冶妆人玩。小立频窥,误却午窗铁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