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唐](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)字幼嗣,润州延陵人,包融之子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。与弟佶俱以诗名,时称“二包”。天宝七年,(公元七四八年)登进士。会师事孟浩然,授格法。与李嘉佑相友善。大历中,仕至起居舍人。河著有诗集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行于世。
今我乐矣,自春徂秋。高人用息,志士乃愁。终风急雨,恐撼吾楼。
楼有真人,邈不可求。求而得之,泛我轻舟。三山何许,垂老一游。
石川野航,曰予销忧。龙骧虎变,挟小九州。
野构延新霁,轻云放远山。酒添花木气,春与性情閒。
养拙无多事,浮生有笑颜。鸟声浑识意,只在钓矶湾。
君不见天人手中三尺冰,乃翁授之赤帝精。白蛇斫断天始惊,川原流血野草腥。
天荒地老泣素灵,炎刘帝业一扫成。归来歌风八极清,吴钩巨阙皆虚名。
流传典午气未平,精光彻天奋如霆。郁攸扇妖武库倾,化为霹雳凌紫冥。
壮士感时涕泪零,剑兮剑兮何由得汝跨海斩长鲸。